12月17日,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全省空氣質量,前11個月全省平均優良天數同比減少,而西安PM2.5濃度同比下降,優良天數同比增加6天。
據了解,11月份我省PM2.5平均濃度5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.7%。平均優良天數22天,同比增加1.7天。2019年1~11月,全省PM2.5平均濃度45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2.3%。平均優良天數246.8天,同比減少0.5天。
1~11月,楊凌、咸陽、延安、西咸、西安、渭南、漢中、寶雞等8地空氣質量有所改善,安康、韓城、榆林、商洛、銅川等5地空氣質量同比下降,下降的前3名依次是韓城、榆林、銅川。
在關中地區PM2.5同比上升的情況下,西安市PM2.5平均濃度卻同比下降1.9%;優良天數211天,同比增加6天。
關中地區69個縣(區)中有45個縣(區)空氣質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改善,22個下降,其中改善的前10個縣(區)依次為鳳翔縣、閻良航空基地、鄠邑區、灞橋區、楊陵區、閻良區、灃東新城、淳化縣、曲江新區、西安市高新區,下降的前10個縣(區)依次是蒲城縣、高陵區、合陽縣、印臺區、藍田縣、大荔縣、華陰市、興平市、白水縣、耀州區。
據專家分析,1~11月全省總體空氣質量略有波動,其中關中大部分城市和縣區綜合指數下降,優良天數增加,空氣質量改善,但陜北和陜南絕大部分城市和縣區綜合指數上升,優良天數減少,空氣質量下降。總體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略偏差,各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和措施有效性差異,是今年安康、韓城、榆林和銅川等市空氣質量下降的另一主要原因,也是影響全省空氣質量改善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。
本文轉載于新華網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